佛山丹灶祈福实验幼儿园宣布将于2025年7月停办,这所运营17年的省一级标准幼儿园因生源减少、运营成本增加而难以为继。近年来佛山已有多所民办幼儿园停办,背后是出生率下降和公办园扩招的双重冲击。数据显示,佛山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已达54.02%,提前完成"5085"目标。

近日,佛山丹灶祈福实验幼儿园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5年7月12日起正式停办。这所创办于2008年的民办幼儿园,不仅是按省一级标准配置的优质园所,更在2014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园。然而即便如此,也难逃停办的命运。
民办幼儿园生存困境:高收费难抵运营压力
据公告显示,该园停办主要原因是生源持续减少和运营成本增加。作为丹灶镇收费较高的民办园,其每学期保教费达14940元,折合每月近3000元。但即便在这样的收费标准下,依然无法维持正常运营。这反映出当前民办教育机构普遍面临的困境:在出生率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高昂的运营成本与萎缩的生源市场形成尖锐矛盾。
学前教育格局重构:公办普惠园成主流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个案。今年以来,佛山禅城区已有中发幼儿园、绿院子至真幼儿园等多所民办园相继停办。佛山市教育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已达54.02%,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合计占比85.78%,提前完成"5085"目标。这种结构性变化既反映了政策导向的成效,也预示着民办教育必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面对这场教育供给侧的深刻变革,民办幼儿园需要重新思考定位。或许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才是未来出路。而如何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则是需要持续关注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