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创新利用防空洞空间打造便民食堂,400平方米场地可容纳250人就餐。夏季洞内温度比室外低8℃,提供2-5元亲民菜品,并针对老年人、外卖员等群体推出专属优惠,成为城市空间再利用的典范案例。

漳州近日出现一处别具特色的社区食堂,这个开在防空洞里的餐饮空间引发市民热议。位于大通北路的这家食堂巧妙利用了地下空间的天然优势,将原本闲置的防空洞改造成现代化餐饮场所。整个空间经过精心规划,400平方米的面积被合理划分为三大功能区,确保从取餐到用餐的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
在菜品设置上,食堂主打高性价比路线,2元的素菜、3元的半荤菜和5元的荤菜组合,让周边居民和上班族都能享受到经济实惠的餐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防空洞独特的建筑结构使其具有天然的"空调"效果,在盛夏时节能保持26℃左右的舒适温度,为用餐者创造了凉爽的就餐环境。
该食堂还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差异化服务方案。60岁以上老人可以享受专属充值优惠,而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则可以选择特惠套餐。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设计,既解决了城市特定人群的就餐难题,也展现了公共服务的温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该食堂在运营中严格遵循相关法规要求,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