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城融合,协同发展,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制造之城、物流之城已初露雄姿。
2007年5月,北城核心区建设打下 根基桩,十年来,从“141”到“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城新区的战略地位日渐提升,成为 ;十年来,北城新区投入268亿元,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与此同时,医疗、 、产业等 资源聚集于此,双凤冲刺 开发区,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制造之城、物流之城已初露雄姿。
2016年,长丰县消费品市场稳定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亿元,实现57.43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居全省 。长丰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长三角副 城市定位,推进北城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升级、城市管理升级,全面打造北城升级版。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探索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新道路
“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作为合肥市新型城镇化的样板,合肥北城产城融项目合全力推进,一体化拓展发展空间;工业集中区“四合一”,发展 化产业集群;以长三角精品城区为标杆,精品化引领城区建设;依托江淮分水岭、滁河干渠生态大廊道,加密城区生态空间,建设高品质科创绿州,塑造绿色化城区形态;以生态提高生活质量,以文化增加城市记忆,以执法保障城市文明,打造北城成为大、强、美的现代化新城区。
双凤经济开发区是驱动大北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造千亿大双凤,升级为 开发区,一直是北城发展的重点。2015年底,累计引进项目约600个,其中规上企业215家,聚集了鸿路集团、伊利乳业、宝湾物流、万和集团、恒大江海泵业、中粮集团、志邦厨具、金诚科技、荣事达太阳能等一批 企业。2017年2月1日,双凤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省级省评。
2017年6月23日,合肥北城发展论坛发布合肥北城产业 母基金,拟定基金总规模50亿元, 方向主要包括:新型建材、家居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商贸物流,高技术服务、新材料,医药健康、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10大产业。
加州科技创新创业园拟选址合肥北城区,计划3-5年内将该“双创园”建成辐射全省乃至的高科技技术 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总 45亿元。
区域协同发展“大北城”规划、建设“与市俱进”
目前,一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社会配套初具规模、群众安居乐业、商气人气加速集聚的合肥北部生态新城已拔地而起。
围绕“做强大双凤、叫响大北城”,长丰县将启动北城新一轮规划,编制完善各专项规划,完善北城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化产业功能布局、提升建设品位、优化城市空间,形成区域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的“大北城”,打造北城“升级版”。
同时,北城新区的建设应与合肥主城区同步。“十三五”期间,道路、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齐头并进建设。
五湖大道东西延伸建设,连接合蚌和合淮交通,沟通合肥铁路北货运站交通;淮南北路延伸,为未来双凤湖、双龙湖之间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阜阳北路高架延伸到北环高速,方便合肥市不同区位居民的出入;北城新区 5号线的早谋划、早建设,更能为北城新区居民出行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宜业宜居 打造
为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生活环境,北城启动了一大批基础性、牵动性、民生性强的重点项目,高标准建设供水、供电、燃气、雨污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全部实现了与合肥市区统一标准,。通向合肥市区的10条主干道路和核心区“四横三纵”7条道路已建成,新区居民出入更加方便。
十年北城,发展迅速。北城世纪城、恒大帝景、元一等五星级酒店、 的室内运动 、30万平方米购物 、影视城、水幕电影、城市公园等 北城新区,医院、中 和幼儿园等社会配套功能齐全,数十万居民在北城新区安居乐业。
随着北城新区建设的加快、人口的快速增长,北城新区社会事业、公益事业配套建设如火如荼, 是百姓近期关注的三甲医院、都市新型公交、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民生工程正加紧建设当中,方便出行、就医、就学、文化、休闲、娱乐等配套建设的顺利推进,将满足北城新区居民的需求,为居民安家 提供保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