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19日,合肥市召开2015年防洪工作新闻发布会,权威发布了本次强降雨的情况。
6月19日,合肥市召开2015年防洪工作新闻发布会,权威发布了本次强降雨的情况。合肥市防洪办表示,本次强降雨是自2000年后合肥遭遇的大平均降雨量,虽然城区一些路段出现积水,但老城区和一、二环等下穿桥均未出现积水。今年9月底杏花、逍遥津、包河三大公园雨水调蓄池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城市的排水能力将再次提升。
降雨通报易涝点均未出现积水
合肥市防洪办负责人介绍,6月16日7时至17日8时,合肥普降暴雨。据气象部门统计,市区平均降雨量均超108mm,大包河站点189mm,大降雨56.5mm,达大暴雨等级。
受强降雨影响,合肥城区主要出现以下积水点:站前路中绿广场段、界首路与北一环交口、东二环与淝河路交口、金寨路与龙川路交口、合六路1号桥、荷叶地路与休宁路交口、南二环路与茗香路交口、望江西路下穿、南一环南薰门桥下等;南淝河水位高达11.74米。但老城区、一、二环等下穿桥未出现积水,交通正常。
“往年步行街、老中菜市、长丰路桥、蒙城路桥以及一、二环下穿桥等区域是易涝点,经过这几年的改造,在今年的强暴雨过程中没有出现积水。”该负责人说。
积水原因部分排水系统标准不高
针对此次部分路段出现积水的原因,合肥市排管办负责人表示,此次强降雨雨量大、雨势急、范围广、时间长,是造成局部区域出现积水内涝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中,积水较严重的淝河片区,主要是因排水系统不完善,标准不高。目前淝河路改造已列入大建设计划,南一环至东二环段正在进行升级改造,东二环至繁华大道段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即将进行施工招标。
同时,因大风和强降雨造成部分收水井遭垃圾杂物堵塞,影响及时收水,也是造成本次部分路面短时积水的原因之一。
提高改善公园雨水调蓄池将建成
经过连续多年对排水管网的改造,合肥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就而言,合肥市的排涝标准处于中上等水平。
合肥市防洪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合肥已进入主汛期和梅雨季节。根据气象水文部门分析,可能还有更大雨情、水情。
在应对城市防洪方面,该负责人说,合肥将对本次出现的积水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加快整改,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尽早发挥城市防洪排涝功能。同时,合肥将按照国家新标准和要求,将现有设施的提标改造纳入大建设计划,进一步提高排水设施能力。
“在今年9月底前,杏花公园、逍遥津公园和包河公园三大雨水调蓄池将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负责人说,这三大雨水调蓄池的投入使用将提升合肥的排水设施能力,可以对周边路网的雨水进行疏导和控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