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南淝河畔胡氏宗祠翻修建成 集教育观光于一体

合肥在线  2015-05-13 17:52

[摘要] “这里不仅是合肥新增的习主席寄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而且还是周边居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5月11日,矗立于南淝河北岸新翻建落成的合肥胡浅胡氏宗祠,窗明几净墙生辉,现年73岁的该宗祠理事会会长胡家福站在门口对记者说,这是合肥首家由民间自发集资翻建的家族宗祠。

“这里不仅是合肥新增的习主席寄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而且还是周边居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5月11日,矗立于南淝河北岸新翻建落成的合肥胡浅胡氏宗祠,窗明几净墙生辉,现年73岁的该宗祠理事会会长胡家福站在门口对记者说,这是合肥由民间自发集资翻建的家族宗祠。

南淝河畔多一“文化明珠”

5月6日,合肥胡浅胡氏宗祠正式举行翻建落成暨开光典礼,同时该宗祠正式对外开放。宗祠位于瑶海区滨河路与柳荫塘路交口东边300米处的南淝河北岸,总面积2800平米。

11日,记者来到该宗祠进行探访。四合院的房屋呈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风格,灰砖、黛瓦、马头墙。正前方是一面高7米、宽6米的牌楼,上写“胡氏宗祠”,牌楼前方就是南淝河的观景平台,后方是宗祠院落。走进祠堂前进,两边是耳房,东侧是“胡氏贤达室”,内呈从古至今胡姓多位名人、伟人照片和资料。记者看到,有胡雪岩、胡适、胡耀邦、胡锦涛、胡春华等;西侧为“传统文化馆”,内有习主席寄语、姓氏文化、谱牒文化、祠堂文化、家文化等;祖训、治家格言、八荣八耻等一一在列。“要把这些文化留给后人,教育后人。”胡家福说道。

过了大门往院里走,进入一个约150平米的院子,院子入口处是一面3.8米×5米的照壁,院子中间摆放着一个大香炉,两边厢廊墙壁上是石头雕刻的功德碑。里面是寝堂,面积约150平米,里面供奉的是胡氏先人牌位,正中间是胡氏慕安公,“1368年,慕安公从江西迁过来定居在胡浅。”胡家福介绍,如今这里胡姓居民已有3万多人。

自发筹集近300万元翻建

胡家福向记者介绍,合肥胡浅胡氏宗祠为胡氏后人自发筹集资金翻建,总捐款捐物达270多万元。“经文物部门认定,我们这个是合肥民间自筹资金翻建的家族祠堂。”

胡家福告诉记者,老祠堂兴建于1836年,距今约180年历史。2005年他们重修胡氏宗谱后,就有了翻建的愿望,后逐级向政府相关部门递交申请报告。2011年3月18日,合肥市文物管理部门派来专家查看认定,此处为合肥地区现存极少数的家族祠堂之一。同年3月25日正式同意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翻建,后报城建规划部门,2015年5月6日举行落成典礼。

“我们忙了整整10年终于建成。”胡家福介绍说,落成典礼当日,各地来了近千名胡氏后人,“场面非常壮观。”

“这是合肥由民间自发捐款捐物翻建的家族宗祠。”胡家福透露,总共有1178人捐款捐物,其中捐款为232万元,捐物折款40余万元,总计270多万元。“翻建得到了胡氏后裔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纷纷捐款捐物,多的有捐十几万元的,少的有捐几十元的。”

宗祠集教育观光于一体

合肥胡浅胡氏宗祠翻修建成,不仅为合肥滨湖公园新添一处靓丽景点,而且保存了文化遗产,成为一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胡家福说,宗祠的翻建过程,也是家族和睦、团结的一个体现。

合肥胡氏宗祠今后将具有三个功能,一是习主席寄语和家教家风教育基地,二是为周边居民增添一个文化休闲活动场所,三是为合肥市增添一处旅游景点。据悉,该宗祠北面是滨河大道,南面是南淝河,隔河就是卫立煌故居、宋世科故居和吴氏炮楼,从而形成了南淝河畔的合肥古建筑群。

“这两天不断有市民前来参观,有的看了就说,现在大楼看多了,就想看看这样的古代建筑,看看家族文化。”作为目前的一位宗祠看护人,胡家福还承担接待游人的职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合肥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