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推动合肥经济圈向 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

江淮晨报  2016-02-18 09:09

[摘要]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打造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平台,形成协同发展、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合肥等市将创建产城融合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打造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平台,形成协同发展、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根据《规划》,今后,我省将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成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新支撑带。加快产业集聚和高端化发展,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沿江城市组群,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家电、汽车和装备制造、能源和新能源、材料和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群,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同时,推动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等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把皖江城市带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根据《规划》,力争到2020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接近7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超过60%。

■链接 我省将打造综合交通走廊工程

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要依托,抓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加快建设皖江城际铁路网、推进合肥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将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联合打造成江海联运枢纽,加快合肥性综合枢纽,芜湖、安庆等区域性综合枢纽建设。

同时,在园区升级工程中,支持合肥、滁州、马鞍山等市创建产城融合示范区。

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

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文化底蕴,“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科技的融合发展,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

同时,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提升黄山、九华山、天山、西递宏村等精品景区发展水平,支持九华山、天柱山、皖南古村落等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计划到2020年旅游收入突破70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超过4.6亿人次。

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

“十三五”期间,将把合肥经济圈打造成全省核心增长极,进一步增强合肥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创建合肥滨湖新区,全方位承接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打造创新创业试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

根据《规划》,我省将以合肥为中心,促进合芜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合淮蚌发展带建设。建立产业分工协调机制,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铜宜、合六、合淮五大产业集群带,加快建设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引领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努力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乃至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

计划到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28%,合肥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投资企业数超过50家,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圈内形成若干或产业集群,人均收入力争达到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

除了合肥,省内其他城市也各有新定位。比如,我省将着力把芜湖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推动芜(湖)马(鞍山)同城化,把芜马城市组群打造成全省重要增长极。把蚌埠、安庆、阜阳、黄山打造成皖北、皖西南、皖西北、皖南区域性中心城市。

■链接 创建合肥滨湖新区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积极创建合肥滨湖新区,新区位于合肥市主城区南部和西部,包括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肥东县、肥西县等部分区域。

到2020年,区内将新建一批研发平台,形成共性技术研发圈,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引领合肥都市圈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支撑安徽崛起的增长极、长三角双向开放新窗口。

区内将加强各功能组团的规划建设,坚持规划同绘、设施同建、产业同兴、环境同治,推进城乡互惠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构建“智慧新区”建设总体框架,形成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统一平台,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把双语图文标志、外语咨询服务、公共场所WiFi覆盖纳入相关规划。

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我省将建立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双重体系,完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和统一的污染源实时在线监控系统。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同时,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实行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双考核”制度,开展工业源、农业面源、移动源“三源”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

水环境治理方面,“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支持巢湖、淮河、长江、新安江等流域开展系统综合治理和保护修复。建立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饮用水安全监管机制。

加强水生态保护方面,我省计划颁布重要河湖保护名录,并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计划到2020年,全省湿地保有量达到1580万亩。

■链接 力争2020年或更长时间 我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港口运输机械及车辆“油改气”项目。力争到2020年或更长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将在多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的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商务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支持有条件的领域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技术、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科教文化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品牌、装备和劳务引进来、走出去。

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域在对外开放通道、通关一体化、跨区域贸易平台、产业配套与协作等领域的合作,力争把我省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和枢纽。

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优势,建立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江苏沿海港口江海联运、干支的运输体系,积极发展铁海联运,发挥合肥、蚌埠、阜阳等陆运口岸的公铁水联运潜力,开通至沿江沿海港口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吸引周边地区货物经我省集货后通江达海。

加快皖西、皖北、皖东南地区内陆“无水港”建设,推动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建设,提升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班列货运通道功能。

同时,拓展加密国际航空货运通道,大力发展合肥、黄山机场国际航线航班,构建国际客货直飞航线网络,高水平规划建设合肥国际航空物流港,完善国际中转、国际快递、国际货代、仓储保税等功能。到2020年,合肥国际直飞客货航线达20条以上。

此外,还将优化口岸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争取九华山机场和合肥、蚌埠、阜阳铁路申建国家一类口岸,支持申建水果、冰鲜水产品等进境指定口岸,打造口岸经济区,形成水运、空运和铁路口岸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

依托安徽电子口岸平台,加快建设“单一窗口”,形成集申报、监管、物流及金融等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共享申报、物流监控、查验、放行等信息,全面推广一站式作业、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新型通关模式。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领域通关通检一体化。

扩大对外投资合作

根据《规划》,我省将积极推动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钢铁、建材、能源、建筑、农业等行业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引导有实力的企业采取贸易、绿地投资、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融入国际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和经贸合作区,重点推动奇瑞巴西汽车工业园、外经集团莫桑比克贝拉工业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累计对外实际投资达到100亿美元。

■链接 推进合肥到南京客运专线建设

在长三角基础设施一体化合作上,我省将重点推进合肥——南京、合肥——杭州、黄山——杭州等客运专线以及黄山——千岛湖、南京——宣城——杭州等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芜申运河、水阳江等干线航道整治,合力推进长三角内河航道水上ETC联网,探索组建区域港口联盟等。

教育: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在学前教育方面,“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公办园资源;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支持更多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在义务教育方面,全省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与“县管校聘”制度。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同时,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免除建档立卡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到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定在9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 。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高校,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3%。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的专业结构,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皖北地区职教园区建设项目,深化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我省由“民工大省”向“职教大省”、“技工大省”转变。

■链接 教育重点工程

学前教育:城市市区、县城城区每3万常住人口至少建设1所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义务教育:实施城乡新建居住区(楼盘配套学校(园)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核制度,保障教育设施配套,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

职业教育:重点建成80所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20所示范(骨干)高职高专院校、500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和500个开放共享型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00个省级“名师工作坊”等。

高校建设:重点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重点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省内有关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使其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推进8所左右特色高水平大学、10所左右应用型高水平大学、20所左右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在合肥学院建设向应用型大学深度转变的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

乡村教师:继续实施年均3000名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就业创业: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质量高的行业企业发展。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实施青年创业计划和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农民工服务机制,深化皖江皖北劳务对接。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加强就业预警监测,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社会保障: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国家同步实施基础养老金低标准调整机制,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推动职工基础养老金纳入统筹。

同时,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7年完成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研究实行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落实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试点。

住房保障: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

根据《规划》,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方面,我省将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逐步由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向货币补贴为主转变,加快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着力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在社会救助方面,将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和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加快推进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救助制度,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落实儿童、残疾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制度。

医卫: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我省还将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发展远程医疗,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

■链接2020年,全省千人养老床位达到45张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计划到2020年,全省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5张。

我省还将重点实施全省养老服务信息化、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养老示范基地等项目。计划在全省重点培育50家养老骨干企业,建设10个养老服务业发展园区。新建养老床位10万张、改造床位10万张。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根据《规划》,到2018年,全省总体上达到脱贫标准;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确保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大大别山片区以及皖北地区的脱贫攻坚力度。在大别山区,以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发挥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充分利用皖北地区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

教育方面,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实施资金补助,对离校未就业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规划建设新省体育中心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规划建设新的省体育中心,更多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费开放。

根据《规划》,我省将加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等设施建设,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数字多厅影院等建设。

为了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今后五年,我省将继续推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并推进大型体育场馆的免费或低费开放。在公共体育设施上,我省将规划建设新的省体育中心。

弘扬传统文化,全省将继续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加强黄梅戏、徽剧、庐剧、花鼓戏等地方戏的传承保护,打造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安徽省艺术节等艺术品牌。

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

全省将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的队伍发展。并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的开发。

“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加快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一批重点人才项目。同时,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努力建成人才集聚度高、人才素质优和效益好的省份。

■链接 实施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我省将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每年遴选支持100名左右直接服务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大力实施“江淮英才工程”和“卓越人才培养工程”’,立足本省选拔500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0名产业技术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面向海内外引进5000名博士后等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合肥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